讓我來告訴哥哥(堂兄阿烈)一個最好的消息,就是我們預備還鄉了。從一無所知的童年時代,到兒女環膝的做了母親,這些失鄉的歲月,是怎樣挨過來的?
雷馬克說:「沒有根而生存,是需要勇氣的!」‧‧‧讓我們從今抬起頭來,生活在一個有家、有國、有根、有底的日子裡!(英子二十八歲所寫)
-林海音,〈英子的鄉戀〉,1964年
1948年11月19日,林海音帶著母親、稚齡的兒女共六人,擠上了23667號第56航次的中興輪,回到台灣。生活在中國北京,卻不免有著台灣人共同的宿命,那就是失去故鄉的苦處;終於歸鄉後,林海音在登報戶口時得以一償宿願地在籍貫欄寫上 「台灣新竹」。
1948年秋天,林海音帶著母親、妹妹和三個孩子,在北京登上了飛往上海的飛機,再於上海等候往台灣的船位。
1948年11月9日終於買到船票,隔天帶著老小六口搭上由上海開往基隆、第56航次中興輪,返回故鄉台灣。 抵達台灣沒幾天,當時台北正舉行台灣省博覽會,當時的船票和博覽會入場券,林海音一直保存著。
在〈基隆登岸〉這份未成篇手稿中,林海音描述了乘船的情形。
回台初期,林海音除了找工作,也急著藉廣泛閱讀來認識台灣,閱讀的書籍刊物當中,包括了日文的《民俗台灣》。因濃厚的學習熱忱,1951年林海音更參加了由台灣青年文化協會主辦的「夏季鄉土史講座」,她是唯一的女學員。
返台初期(1949年)林海音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後因必須照顧家中幼兒,只編「週末」版。亦開啟她的投稿生涯,1950年至1953年發表近300篇文章。
早期作品多刊在《公論報》、《自由中國》雜誌,稍後在《中央日報》副刊及該報「婦女與家庭」陸續發表,間有小說創作。
林海音非常喜愛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作品,剛到台灣的那幾年,《漂鳥集》、《新月集》、《頌歌集》等一直是她的案頭書,閱讀泰戈爾的詩讓她在動盪不安的年代裡苦悶的心情有了出口,夜闌人靜時,她常一個人坐在燈下,一邊讀詩,一邊手抄,這一張張《漂鳥集》手抄紙,保存了超過半個世紀之久。
備註:
「台灣新竹」
當時頭份屬於新竹縣,後來才畫歸苗栗縣。苗栗縣頭份鎮,光緒初年(1878~1895年)屬新竹縣竹南一堡。光緒21年改隸臺北縣新竹支廳。民國39年調整行政區域,而成今日之苗栗縣頭份鎮。
《民俗台灣》
這套從日治時期(1940年代)發行到戰後初期的文獻刊物,有台灣與日本知識份子對台灣風土民情深刻的考察,是林海音最好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