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3月18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 ‧父林煥文,台灣苗栗頭份人,祖籍廣東蕉嶺。 ‧母林黃愛珍,台灣台北板橋人。 | |
‧隨父母返回台灣,在頭份及板橋居住。 ‧ 二妹秀英出生。 | |
‧父親獨立前往北京於日人所辦的《京津新聞》工作。 ‧ 隨父母到北京,定居南城。 ‧三妹燕珠出生。 | |
‧進入廠甸師大第一附小就讀。 ‧弟弟燕生出生。 | |
‧四妹燕瑛出生。 | |
‧五妹燕玢出生。 | |
‧么弟燕璋出生。 | |
‧5月,父親林煥文先生病逝於北京日華同仁醫院,享年44歲。 ‧9月,進入春明女中就讀。 | |
‧四妹燕瑛(6歲)去世。 ‧么弟燕璋(3歲)去世。 | |
‧參加舞台劇「茶花女」演出。 | |
‧考入成舍我先生創辦的北平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就讀,同時在《世界日報》擔任實習記者。 ‧結識《世界日報》編輯報「學生生活」版的夏承楹(何凡)。 | |
‧正式進入《世界日報》記者,主跑文教及婦女新聞。 | |
‧5月13日,與夏承楹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婚後住進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 |
‧轉入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擔任圖書編目工作。 ‧於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工作時,因喜愛一套書的書名《海潮音》,而取其中的「海音」為筆名。 | |
‧11月,老大祖焯(夏烈)誕生。 | |
‧抗戰勝利,遷出大家庭,搬至南長街自組小家庭。 ‧3月,老二祖美(小名美麗)誕生。 ‧《世界日報》復刊,重回《世界日報》主編「婦女」版。 | |
‧老三祖麗(小名咪咪)誕生。 | |
‧11月,與夏承楹、三個孩子、媽媽愛珍及弟弟燕生、妹妹燕玢返回故鄉台灣。 | |
‧1月,開始在報上發表文章。最初多投稿於《公論報》、《自由中國》,後多半發表於《中央日報》、《國語日報》、《中華日報》等,多以散文為主,另有小說,如1月11日,〈處理垃圾〉,《中華日報》6版。 ‧5月,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與夏承楹(常時任副總編輯)再度成為同事。 ‧12月,主編《國語日報》「週末」版,直到1954年10月。 | |
‧8月,參加台灣青年文化協會主辦的「夏季鄉土史講座」,為來台最早參加的文學活動之一。 | |
‧12月,老四祖葳(小名阿葳)誕生於台北市中興醫院。 ‧兼任「世界新聞學校」教員。 ‧殊榮:11月1日,受聘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編刊至1963年04月23日。 | |
‧創作: 12月,出版第一本書《冬青樹》。
| |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創立,受聘擔任教席。 ‧創作: 1月,出版自選集《林海音自選集》。 ‧殊榮: 獲第二屆扶輪社文學獎。
| |
‧11月,《文星》雜誌創刊。何凡寫稿蒐資料、林海音負責文藝輯及校核,編刊至1961年10月為止,共編4年。 ‧12月01日,〈城南舊事〉(上),《自由中國》17卷11期。 ‧ 12月16日,〈城南舊事〉(下),《自由中國》17卷12期。 ‧創作: 7月,《綠藻與鹹蛋》(短篇小說集)出版。
| |
‧3月13日,「聯副」刊載鄭清文首篇作品〈寂寞的心〉。 | |
‧2月16日,「聯副」刊載瘂弦首篇作品「赫魯雪夫」。 ‧4月14日,「聯副」刊載鍾理和首篇小說〈蒼蠅〉。 ‧創作: 12月,第一部長篇小說《曉雲》出版。
| |
‧1月11日,「聯副」刊載田湜首篇作品〈望夫塔〉。 ‧8月4日,鍾理和過世。林海音與文壇人士著手進行鍾理和作品刊登、出版、紀念館籌建等。 ‧10月,與鍾肇政等成立鍾理和遺著出版委員會,出版鍾理和小說集《雨》,由文星書店發行。 ‧8月12日,〈悼鍾理和先生〉,「聯副」。 ‧創作: 7月,《城南舊事》小說集出版。首版由台中光啟社出版。
| |
‧10月,辭去《文星》雜誌編事。 ‧12月,為鍾理和出版《笠山農場》,學生書局出版,紀念鍾理和逝世一週年。 ‧4月24日,「聯副」刊載林懷民首篇有散文〈兒歌〉。 ‧6月25日,「聯副」刊載葉珊(楊牧)首篇詩作〈樹薯園〉。 ‧7月4日,「聯副」刊載陳之藩首篇作品〈迷失的時代與海明威〉。 | |
‧3月20日,「聯副」刊載黃明春首篇作品〈城仔落車〉。 | |
‧因刊登〈故事〉一詩受檢,主動辭職離開《聯合報》。主編「聯副」十年,培植作家無數,奠定《聯合報》副刊在台灣文學史上關鍵的位置。 | |
‧「聯合國教育科學組織」與台灣省教育廳擬定五年計畫,林海音擔任第一任主編,包括出版兒童讀物、成立兒童讀物編輯小組主要內容,此後將寫作推展到兒童文學領域。直到1965年4月訪美由潘人木續接。 ‧4月1日,〈英仔的鄉戀〉,《台灣文藝》創刊號。 ‧創作: 10月,《綠藻與鹹蛋》英文版出版,由殷張蘭熙翻譯。 | |
‧4月,辭去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工作。 ‧4月18日,應美國國務院「認識美國」計畫邀請第1位台灣女作家,從台北松山機場搭機赴美訪問四個月。 ‧8月,訪問出生地大阪回生醫院並到美國費城德蘭塞街的「賽珍珠基金會」訪問賽珍珠。 ‧12月,翻譯「井筆之蛙」外國名著,邀請9位女作家:張秀亞、畢璞、琦君、華嚴、蓉子、潘人木、謝冰瑩等人發行,第一輯100種,共300冊。 ‧創作: 1月,《樹木集》編選出版。 4月,《燭芯》出版。 9月,出版第一本兒童讀物《金橋》。
| |
兒童文學 ‧創作: 4月,《小快樂回家》台北,小學生畫刊社。 9月,《蔡家老屋》台北,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66年9月,20開,36頁。 散文 12月,《兩地》出版。
| |
‧殊榮: 1月1日,創辦《純文學》月刊,擔任發行人及主編。 由何凡執筆的創刊詞〈做自己事,出一臂力〉。刊物以純文學為取向,內容包括文學理論、文學欣賞、散文、小說、戲劇、詩、文壇動態等,創作與翻譯不拘。 ‧創作: 《春風麗日》(長篇小說),香港出版。 9月,《我們都長大了》出版。‧創作 9月,《不怕冷的鳥-企鵝》(兒童文學)出版。 11月,《孟珠的旅程》(長篇小說)出版。
| |
‧殊榮: 1月,成立「純文學出版社」(至1995年結束,共計27年)。 ‧創作: 10月,《薇薇的週記》(廣播劇本)。
| |
‧受邀和朱西甯、司馬中原、瘂弦及袁小(青年寫作協會副總幹事),組成五人小組做一次環島文藝座談會。 ‧10月,〈吳濁流文學獎的誕生〉,《台灣文藝》6卷25期。 ‧創作: 9月,《城南舊事》(短篇小說),純文學出版。 10月,《作客美國》(散文)出版。
| |
‧殊榮: 加入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科編審委員會,主稿一、二年級國語課本,直至1996年。 ‧創作: 11月,《婚姻的故事》(短篇小說)出版。
| |
‧6月,將辦了54期的《純文學》月刊交予學生書局(學生書局接辦8期後,於1972年2月停刊,共62期),專心辦純文學出版社。 ‧創作: 9月,《狡猾的老貓》(兒童文學)出版。 10月,《中國豆腐》(散文)出版。 10月,《春風》(長篇小說)出版。 春風麗日(長篇小說) 香港,正文出版社,1967年1月,32開,190頁;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1年10月,32開,190頁;(易名《春風》)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9年4月,40開,248頁。(馬森主編,長短篇小說集,易名《春風》) | |
‧創作:1月,《窗》(散文)出版。
| |
‧創作: 1月,《林海音自選集》(短篇小說集)出版。 林海音自選集(短篇小說集) 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32開,244頁。 | |
‧以台灣代表團團員身分出席在香港富麗華酒店開幕的第9屆中文執業協會年會並演講。 ‧創作: 1月,《伊索寓言》(兒童文學)出版。 10月,《請到我的家鄉來》(兒童文學)出版。
| |
‧林海音、余光中、洛夫、楊逵、王文興、張系國等31位作家,參加聯合副刊推出「全國作家談中美斷交」標題:〈邁向頂峰逆浪的征程─請聽文學藝術工作者堅定的聲音〉文章發表。 ‧創作: 4月,《一隻壞小兔的故事》(兒童文學翻譯)出版。 7月,《猛狗.唐恩》(兒童文學翻譯)出版。 10月,《井底蛙》(兒童文學翻譯)出版。 | |
‧殊榮: 《城南舊事》被上海製片廠拍成電影,由吳貽弓導演,該片多次獲得國際影展大獎。 ‧創作: 4月,《芸窗夜讀》(散文)出版。 芸窗夜讀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4月,32開,324頁。 | |
‧7月,菲律賓主辦第2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城南舊事」獲金鷹獎肯定。 ‧7月14日,母親林黃愛珍女士去世,享年81歲。 ‧創作: 7月,《城南舊事》,爾雅出版。 9月,《城南舊事》,中國花城出版。 | |
‧創作: 8月,《剪影話文壇》(散文)出版。
| |
‧殊榮: 《剪影話文壇》被台灣文化出版及學術界評選為1984年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 | |
‧創作: 3月,《林海音童話集──故事篇》(兒童文學)出版。 3月,《林海音童話集──動物篇》(兒童文學)出版。 12月,《家住書坊邊──我的京味兒回憶》(散文)出版。
| |
‧8月,到香港與分離37年、留在上海的三妹燕珠會面。 ‧8月28日,在漢城舉辦第五十二屆國際筆會年會,韓國媒體組織台灣作家林海音、大陸作家蕭乾及韓國作家許世旭,談海峽兩岸及韓國之間文化交流。 ‧創作: 3月,《一家之主》(散文漫畫)出版。 11月,《林海音散文》出版。
| |
‧5月7日,與夏烈隨台灣出版界負責人訪問團(九歌(蔡文甫)、洪範(葉步榮)、大地(姚宜瑛)、爾雅(隱地)、戶外生活(陳遠見)、遠流(王榮文)、麥田(陳雨航)、格林(郝廣才))到中國大陸,重回北平,訪城南舊居親友及所讀的小學。從少婦時離開北京已經過四十年半。 ‧殊榮: 12月,主編《何凡文集》,共26卷,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獲金鼎獎「圖書主編獎」和「圖書出版獎」。 | |
‧7月25日,林海音擔任「兩岸文學交流之聞.見.思座談會」引言人,此活動由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兩岸兒童文化交流委員會於台北中央圖書館舉行。 ‧創作: 5月,《隔著竹簾兒看見她》(散文)九歌出版社出版。 7月,《城南舊事》英文版出版,由齊邦媛、殷張蘭熙翻譯。
| |
‧10月2日,台北國際會議廳主辦「五代同堂話文學─走過長路、留下腳印」座談會。 ‧11月,參加中國現代文學館主編《當代台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書發表會,於北京舉行。 ‧創作: 7月,《寫在風中》(散文)出版。 10月,《金鯉魚的百裙》(短篇小說)出版。
| |
‧1月8日,參加《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舉行「從四O年代到九O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 ‧5月,夏烈長篇小說《夏獵》獲國家文藝獎。 ‧6月,林海音受到日本老舍研究會藤井榮三、中山時子等教授邀請於日本關西大學年會演講。 ‧殊榮: 12月29日,由《中國時報》開卷週報主辦,「十大好書,最佳童書」《城南舊事》入選。 獲頒第二屆「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 ‧創作: 《寓語》(兒童文學)出版。 11月,《奶奶的傻瓜相機》(散文)出版。 12 月,《生活者.林海音》(散文)出版。
| |
‧年底,結束創辦27年的純文學出版社; 共出版了四百餘本書,為文壇留下一批品質優異的出版品。 ‧殊榮: 《城南舊事》繪圖本版(共三冊)。獲《中國時報》開卷版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金鼎獎推薦獎。 ‧創作: 4月,《城南舊事》日文版在日本出版,由杉野元子翻譯。 | |
‧1月,《英子的心》(傅光明編)出版。 ‧創作: 4月,《雙城集》出版。 英子的心(傅光明編) 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年1月,25開,435頁。 雙城集(與何凡合著)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32開,113頁。 | |
‧11月12日,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 ‧8月,往事悠悠(傅光明編;散文、小說)出版。 ‧11月,《城南舊事》德文版在德國出版,譯者為蘇珊妮.赫恩芬柯。 ‧創作: 11月,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林海音文集》(共5冊)。 往事悠悠(傅光明編;散文、小說)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8月,25開,455頁。 林海音文集(5冊) 曉雲(長篇小說):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32開,400頁。 城南舊事(中篇小說):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32開,394頁。 金鯉魚的百襉裙(短篇小說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32開,418頁。 英子的鄉戀(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32開,561頁。 生命的風鈴(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11月,32開,377頁。 | |
‧殊榮: 第三屆作家大會」頒贈「終身成就獎」。 | |
‧殊榮: 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贈「終身成就獎」。 5月4日,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 《城南舊事》德文版獲瑞士頒贈「藍眼鏡蛇獎」。
| |
‧殊榮: 5月4日,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榮譽文藝獎章」。 《城南舊事》獲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 ‧ 10月,女兒祖麗撰寫的傳記《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由天下文化出版。(此書獲《聯合報》最佳書獎) ‧10月25日,《城南舊事》出版40週年,夏烈與夏祖麗兄妹出席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學術單位,合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 ‧創作: 5月16日,《林海音作品集》12冊,及《穿過林間的海音──林海音影像回憶錄》出版。 穿過林間的海音──林海音影像回憶錄 台北,格林文化公司,2000年5月,16.5×26公分,80頁。 林海音作品集(王開平策畫;12冊) 林海音作品集1 曉雲:台北,遊目族文化公司,2000年5月,25開,317頁。
| |
‧殊榮: 10月15日,獲世新大學頒贈第一屆「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 ‧12月1日,晚11時46分病逝台北振興醫院。 | |
‧12月,《英子的鄉戀》出版。 英子的鄉戀 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25開,284頁。 |
林煥文(號彬南,1888-1931),苗栗頭份人,頭份公學校畢業之後,進入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同時期的有蔡培火、鍾會可(鍾肇政之父)等人。畢業後曾任教於新埔公學校及頭份公學校。
在三年多的教職期間,林煥文以一介鄉下老師,對當時的學子,包括後來的文學家如吳濁流、張漢文等人,留下影響其生命的自由思想及文學創作的種子。
後排左起第三人為林文煥先生。
林煥文:闖練,闖練,英子。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煥文自幼受其父林台影響,具備深厚的漢文基礎與涵養。正因在傳統漢文薰陶下,林煥文擁有極欲掙脫殖民枷鎖的自由靈魂。1917年,林煥文與懷孕的妻子黃愛珍(本姓簡)決定前往日本,並居大阪。1918年,長女林含英(即林海音)在日本大阪出生,三年後返台,1923年再度攜眷至中國北京,1931年過世,得年44歲。
林煥文特別喜愛書法藝術,更愛閱讀書籍。林煥文亦曾在日本人辦的報紙《津京日日新聞》工作,與文學關係緊密,林海音稟承父親興致,孺慕中國文學,愛好國粹藝術。因此日後經營出版社時即大量運用中國書法藝術於書籍裝幀上,更致力出版「中國」為題之書籍。
林煥文更具強烈民族意識與自由思想,是位熱心助人、勇於救人於急難的人。林海音無論當編輯時幫助年輕學子進入文壇,協助老作家重新出發,甚至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後,幫助友人出書度過難關、完成出書心願等。皆充分紹承父親的豪俠之風。
林海音雖然年幼喪父,卻在「不抱怨」的母親身上學會了樂觀態度。
左為林海音祖父林台履歷資料,右為林海音父親林煥文親筆撰寫的「履歷資料」。
我的努力,我的艱苦、我的快樂我的憂傷‧‧‧‧‧‧包含了種種情緒,有一點,我們有一個和諧、相依為命的家庭,那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賢良從不訴苦的母親。
-林海音,〈我的兒時回憶錄〉
備註: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簡稱「國語學校」。台灣總督府於1896年3月31日,頒定「台灣總督府直轄學校官制」,依據此法成立「國語學校」及「國語傳習所」。其中 「國語學校」更以培養師資及相關教育人才為主軸。且國語學校設「師範」與「語學」兩部。1899年3月31日, 頒布之「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官制」,更規定師範學校以培養台籍之國語傳習所及公學校的教師為主旨。 1919年1月4日,「台灣教育令」公佈後,正式改「國語學校」為「台北師範學校」。
林台
林台,能詩擅文。在科舉時代曾中過秀才,二十一歲起即執教鞭,1916至1920年出任頭份鎮第三任區長,在頭份鎮享有文名,平日卽協助調解地方上紛爭。
北京
直到1153年金中都建成,海陵王下詔遷都,北京方才正式成為一代王朝的首都,並一直延續到元、明、清三代。1403年明成祖朱棣改北平為北京,此後作為都城的北京發展神速,很快取代南京而成為其時中國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參陳平原:〈五方雜處說北京〉,陳平原、王德威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頁544。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定都南京,1912年遷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而此時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仍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北洋政府。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並成立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並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得到北平控制權。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告成立。
熱心助人、勇於救人於急難的人
1923年他在郵局工作,台灣學生寄錢回家,都得經他之手。又因為人熱心、人緣好,在他家開台灣同鄉會,台灣學生遇上紛爭或困難,也經常由他出面調解或義助。
林海音求學、就業、成家在北京度過了25年(1923-1948)。北京不啻為林海音從童年走向成熟的橋梁,更是她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林海音的思維理念與為人處世深受北京環境烙印。
北京書城的氛圍使林海音樂於閱讀求知,也為日後經營出版社與書為伍埋下種子。京城建築空間的四合院、胡同、城牆的空間結構,正象徵其代表著傳統、中庸和諧的生活方式與精神文化。林海音長期在這樣的空間結構中穿梭。也漸鋪衍出其矜持、莊重、中規中矩、講究禮法倫理、追求優雅品味的特殊格調。
北京熔煉出中國傳統美學的典範,散發和諧美感、平和致靜的氛圍。林海音浸泳在京城環境中,行為表現維持中庸、和諧,交友往往也不分黨派,終其一生極力維持一種平和狀態。即使文學創作中的人物亦少激烈的態度。
林海音兒時至青年的足跡,隨著城南胡同轉換了幾個地方,搬了幾次家,從第一個角落處「珠市口」、第一個家「椿樹上二條」,到父親過世後的南柳巷晉江會館。每一個落腳處,都有林海音生命駐留的痕跡與珍貴的回憶。
在城南,林海音的求學之路,逐步開展──「廠甸師大第一附小」、「春明女中」、「北平新聞專科學校」,且在就讀「春明女中」時期開始發表了詩作〈獻給茶花女〉,刊載在《世界畫刊》上。在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就讀時的專業訓練,奠定她將來從事編寫生涯的根基,而學校中 乘舍我老師,更濡染著林海音的觀念思想、行為表現。
在學期間,實習記者的經歷,不但提供了林海音磨練寫作技巧的機會,蘊蓄其書寫能力,更培養了靈敏藝術嗅覺。
林海音(左二)11歲時與弟弟、妹妹攝於北京廠甸的照相館。
林海音:別人談戀愛,這個那個,我們沒有。……我們就是兩個人玩在一起,他寫,我也寫,志同道合嘛!
-夏祖麗,《從南城走來》
英子,婚姻的事情,真是不可預料,誰想到小小的英子,你會有一天嫁到這家有一個公公,兩個婆婆,八個兄弟的四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去做兒媳婦呢!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
林海音就讀「北平新聞專科學校」,也在《世界日報》擔任實習記者,結識了該報編輯夏承楹(爾後筆名為何凡),從而相知相戀。1939年,林海音與夏承楹於北平協和醫院禮堂舉行婚禮;婚後的林海音離開了南柳巷,成為夏家這個四十多口人的大家庭裡的第六個兒媳婦。
永光寺街的家是夏承楹之父夏仁虎自宦海退休後所設計建造的房子。林海音把夏家當成自己家,一生重視親情,因為她總認為「一個親情飽滿的人最快樂」。個性直爽溫和的林海音,常是大家庭中排難解紛的靈魂人物。
1939年5月13日,林海音與何凡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美麗有才氣的北平第一個女記者林含英,嫁到一個三、四十口的大家庭中,他們的 婚禮是當時北平文化界的盛事。
備註:
北京書城
琉璃廠大街位於北京和平門外,是北京著名的文化街,明末清初,當時各地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住在這一帶,因而此地書肆林立,形成了翰墨香瀰漫的文化場所。
成舍我
成舍我是位自由主義倡導者。擁有追求理想、公平的想法。成舍我「獨資創辦『世界晚報』;創刊後以『立場堅定、態度公正、不畏強暴、不受津貼、消息靈確』為號召」(馬之驌:〈引言〉,《新聞界三老兵-曾虛白、成舍我、馬星野奮鬥歷程》(台北:經世書局,1986年10月),頁3。)成舍我多次為新聞自由而奮戰,一生為「人權保障」、「新聞自由」而戰鬥。當年成舍我帶入許多西方報業觀念,強調新聞報導要客觀、反映真實,對於過份渲染事實的赫斯特報系持不贊同的態度,要求記者必定要親自採訪、遇到事件不能只聽單方說辭,要兩造採訪等等,既是新聞道德,也是社會科學求真的觀念使然。林海音身為成舍我的學生,自然受其陶染。
讓我來告訴哥哥(堂兄阿烈)一個最好的消息,就是我們預備還鄉了。從一無所知的童年時代,到兒女環膝的做了母親,這些失鄉的歲月,是怎樣挨過來的?
雷馬克說:「沒有根而生存,是需要勇氣的!」‧‧‧讓我們從今抬起頭來,生活在一個有家、有國、有根、有底的日子裡!(英子二十八歲所寫)
-林海音,〈英子的鄉戀〉,1964年
1948年11月19日,林海音帶著母親、稚齡的兒女共六人,擠上了23667號第56航次的中興輪,回到台灣。生活在中國北京,卻不免有著台灣人共同的宿命,那就是失去故鄉的苦處;終於歸鄉後,林海音在登報戶口時得以一償宿願地在籍貫欄寫上 「台灣新竹」。
1948年秋天,林海音帶著母親、妹妹和三個孩子,在北京登上了飛往上海的飛機,再於上海等候往台灣的船位。
1948年11月9日終於買到船票,隔天帶著老小六口搭上由上海開往基隆、第56航次中興輪,返回故鄉台灣。 抵達台灣沒幾天,當時台北正舉行台灣省博覽會,當時的船票和博覽會入場券,林海音一直保存著。
在〈基隆登岸〉這份未成篇手稿中,林海音描述了乘船的情形。
回台初期,林海音除了找工作,也急著藉廣泛閱讀來認識台灣,閱讀的書籍刊物當中,包括了日文的《民俗台灣》。因濃厚的學習熱忱,1951年林海音更參加了由台灣青年文化協會主辦的「夏季鄉土史講座」,她是唯一的女學員。
返台初期(1949年)林海音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後因必須照顧家中幼兒,只編「週末」版。亦開啟她的投稿生涯,1950年至1953年發表近300篇文章。
早期作品多刊在《公論報》、《自由中國》雜誌,稍後在《中央日報》副刊及該報「婦女與家庭」陸續發表,間有小說創作。
林海音非常喜愛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作品,剛到台灣的那幾年,《漂鳥集》、《新月集》、《頌歌集》等一直是她的案頭書,閱讀泰戈爾的詩讓她在動盪不安的年代裡苦悶的心情有了出口,夜闌人靜時,她常一個人坐在燈下,一邊讀詩,一邊手抄,這一張張《漂鳥集》手抄紙,保存了超過半個世紀之久。
備註:
「台灣新竹」
當時頭份屬於新竹縣,後來才畫歸苗栗縣。苗栗縣頭份鎮,光緒初年(1878~1895年)屬新竹縣竹南一堡。光緒21年改隸臺北縣新竹支廳。民國39年調整行政區域,而成今日之苗栗縣頭份鎮。
《民俗台灣》
這套從日治時期(1940年代)發行到戰後初期的文獻刊物,有台灣與日本知識份子對台灣風土民情深刻的考察,是林海音最好的參考資料。
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林海音,〈冬陽‧童年‧駱駝隊〉《城南舊事》
1957年起,林海音陸續在報章雜誌上發表回憶往事的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結為《城南舊事》,於1960年出版。
《城南舊事》敘述的即是主人翁(英子)六歲至十三歲的經歷。全書由〈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五個獨立成篇的系列故事組成。在情節結構上,每一個故事幾乎都顯現出一種相同的軌轍──英子與每一個人物的相遇、相識,而後又因細故生離或死別,然而在這一段遇合中,英子懵懂的童心似乎漸漸有所領悟與啟發。直至〈爸爸的花兒落了〉,童年也離去了,於是一種離別之恨、相思之情溢出紙面,對童年的難捨之意也就自然的流露出來。
《城南舊事》為其半自傳體小說,描寫童年落腳於北京城南生活的回憶。
鍾肇政:我忽然發現「聯副」的面貌突然改變了。它似乎少了些八股味、宣傳味、人情味,而多出來的都是文學味、藝術味。
-夏祖麗《從南城走來》
1953年,林海音受聘擔任《聯合報》的「聯副」主編,當年正為台灣戒嚴時期,當時副刊主編不僅提供發表園地,其風格往往支配了副刊的調性與方向,在文壇中具有引導者身分。
林海音以報紙副刊作為推行「純文學」的媒介,用自己的力量不受任何牽絆,實踐純文學理想──強調文學形式純正,超黨派、超政治的純文學價值。她將《聯副》由原先的「綜合的、趣味的」風格改以文學為主。側重刊載純文學作品。自1953年12月起大量刊載原創性文學作品。1957年7月7日起,每周日更將《聯副》闢為整版的「星期小說」以專刊方式,一次刊畢小說,喚起各界對小說文類的重視,也使副刊版面機能獲得延伸。
我的努力和自信,也要加上作家們絕對擁護才行。最近寫了小說嗎?得意之作嗎?請留給我。
-林海英致鄭清文
當然林海音也藉由主編之權,攏聚創作人才。加上良好關係,因此與許多作家結成莫逆之交,累積了可觀人脈資源。
林海音藉由擔任《聯副》主編的機會,以作品為選擇標準。讓見解不同的作家,抒發不被束縛的文學理念。當年七等生充滿銳氣的作品林海音一樣刊登。鄭清文在〈尋找自己與人生的途徑〉演講中也說明自己從事小說創作的源起乃因林海音的邀約,並讓其自由發揮,使其對小說創作有了更大的動力。他說:「至於小說則始於1958年,在林海音先生邀約之下投稿發表,與現在之企劃編題邀大家去寫的模式不同,如果是現在或許我根本不會一直寫下去;寫了也不會登出來」
你這個黃春明,我當時把你的稿子一發排,回到家都睡不著覺。
-林海音與黃春明的初次見面。
林海音在「副聯」時代讓不少當今已蜚聲文壇的作家懷念,他們都是當年被林海音慧眼發掘的寫作新人。林海音所堅持的「純文學」理念,使她跳脫環境局限,從作品中看到作者的才華和潛力。從許多作家寫給林海音的信中可以想見他們從林海音那裡所獲得的肯定與鼓勵。許多作家的第一篇作品,例如七等生〈失業、撲克、炸魷魚〉、鄭清文〈寂寞的心〉、黃春明〈城仔落車〉、林懷民〈兒歌〉等,都是由林海音主編的「聯副」時所發表的。林海音的確培育出許多創作人才,為台灣文學奠定優良根基。
林海音能視天才於未顯,具覺察作家內在寫作才華的鑑識能力。在副刊版面受限的年代,她願意將新人帶入文壇,既具智慧更富勇氣。
黃春明曾說:從小,我在人群、團體找不到一個位置,直到服兵役開始向《聯合報》副刊投稿,第一篇作品〈城仔落車〉就受到素昧平生的林海音主編的肯定,彷彿也給了我的人生一個定位。」
她具有優秀的編輯應具有的銳利眼光和過人的膽識。一位優秀的編輯,不屬於任何作家個人,是屬於整個文壇的。
-鄭清文憶林海音
後排左起:何凡、余光中、范我存、殷張蘭熙、簡靜惠、張系國,前排左起:夏祖美、黃春明、林懷民、隱地。
林海音於1963年12月14日寫給鄭清文的信,主要是代「新生副刊」主編童世璋詢問他修改小說情節及題目之事。
備註:
〈尋找自己與人生的途徑〉演講
提昇中文能力計劃作家講座:〈尋找自己與人生的途徑─小說創作經驗談〉2006年3月15日晚間7點至9點,地點 :中央大學文學院大講堂。
黃春明
當年仍是文學新手的黃春明,在人生徬徨無依時寫了其處女作〈城仔落日〉投至《聯副》。林海音覺得此文內容充滿鄉土氣息,有刊載價值。然當時正值台灣大力推動國語運動的時刻,以方言所定的標題,在當時刊載似乎不妥。然黃春明堅持惟有以此篇名,方能表現其創作內容。林海音還是尊重其想法,並不斷寫信鼓勵黃春明持續創作。
此外黃春明一連九篇隱含反叛性格的文章如〈把瓶子升上去〉、〈二萬年的歷史〉等,林海音皆一一刊載,即使為了這些篇章使她輾轉難眠。黃春明也因為有了林海音的鼓勵,終於在人生的歧途中找到方向。
第一篇作品
許多作家在《聯副》的第一篇作品都是在她慧眼下刊登出場的,如:張健的〈捕蠅紙〉(1957.11.19)、鄭清文的〈寂寞的心〉(1958.3.13)、瘂弦的〈赫魯雪夫〉(1959.2.16)、鍾理和的〈蒼蠅〉(1959.4.14)、田湜的〈望夫塔〉。(1960.1.11)、李敖的〈媽媽的夢幻〉(1960.11.20)、段彩華的〈神井〉(1961.4.11)、林懷民的〈兒歌〉(1961.4.24)、楊牧(葉珊)的〈樹薯園〉。(1961.6.25)、陳之藩的〈迷失的時代與海明威〉。(1961.7.4)、黃春明的〈城仔落日〉(1962.3.20)、七等生的〈失業、撲克、炸魷魚〉(1962.4.3)等均屬之。
鄭清文
鄭清文的第一篇作品也是發表在林海音主編的「聯副」上,刊於1958年3月,鄭清文當時從商,並非職業作家,因此他後來說:「這對我的寫作生涯有莫大的鼓舞……忽然有人肯定了你正在摸索的路,你便有足夠的勇氣走下去。」
我們這批文友本粒粒幼芽,倘無人特別照顧,則其難立足於今日乃極自然之事。此後尚祈不棄多予照顧,使毋不及長而枯萎則萬幸矣。
-鍾理和致林海音信函,1959年9月22日。
林海音重視自戰前日語轉換至戰後漢語書寫的作家,林海音鼓勵他們重拾彩筆,如鍾理和、鍾肇政、廖清秀、陳火泉、施翠峰等。而她則耐心修改她們不太順暢的文字,予以刊登。
林海音在主編《聯副》時,不僅廣闢各種文學專欄,大量刊載文學作品,更具開明風範廣納各路作家,也為台灣鄉土本土文學的建構立下功績。
鍾肇政說:
《聯副》篇幅是那麼小,除了一個方塊與一寫一譯的兩個連載之外,一篇小說只能有三千來字長,‧‧‧‧‧‧我們相約拼命地向她投稿,收穫還算很豐碩,與編者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書信往返,經常不斷。
1960年9月,鍾理和去世後,林海音將其遺著〈雨〉刊登在「聯副」上,持續刊載鍾氏的其他作品,並於1983年為「鍾理和紀念館」出錢出力以及捐書。
林海音致鍾鐵民函寫於1982年3月10日,主要是寄「鍾理和紀念館」的捐款支票。
這封林海音於1959年12月2日寫給鍾理和的信,告知其小說連載的情形。
林海音主編「聯副」期間,開始刊出台灣本土作家作品,當時已在「聯副」投稿的鍾肇政代鍾理和寄了兩篇作品,分別刊於1959年4月14日和18日的「聯副」上。此後鍾理和的作品多在「聯副」發表,給這位住在美濃鄉下、貧病交加的作家極大的鼓勵,藉由通信,林海音與鍾理和建立起情誼。
台灣第一代鄉土文學作家鍾理和,一生遭遇坎坷,卻始終不放棄文學創作的熱忱和執著,1960年8月4日在病床上修訂中篇小說〈雨〉的時候,喀血而死,得年僅45歲。1979年6月30日,林海音與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張良澤聯合署名,為籌建「鍾理和紀念館」發起募捐啟事,向各界籌募建館經費,藉由文物的存藏與展列,紀念這位「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1983年8月7日,鍾理和紀念館在高雄美濃笠山山麓落成,林海音不但出錢出力、捐書,以實際行動支持「鍾理和紀念館」的成立,並在1990年8月17日親筆撰寫「作家原稿真跡捐贈合約書」,將她手中當年辦《純文學》月刊所收存的作家原稿真跡,計作家166位、真跡242篇,交由鍾理和紀念館永久珍藏、展示。
備註:
鍾肇政
鍾肇政:〈令人懷念的歲月〉,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12月),頁275-276。
「鍾理和紀念館」
「紀念館建築委由李旺輝先生設計,以台灣坊間民宅為設計主調,凸顯理和先生平易近人的風格。館中紀念文物除鍾理和個人資料外,舉凡台灣作家的手稿、著作,也在收藏之列,欲同時做為「台灣現代文學史料館」。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
那個年代(1960左右),尚未爆發鄉土文學之爭,作家與作家之間,‧‧‧‧‧‧老作家和年輕作家,男作家和女作家,本省作家和外省作家‧‧‧‧‧‧,全部像一家人,見了面,有說不完的話,就算不愛說話的,只要到林先生家作客,也會變得話多起來。
-隱地,〈到林先生家作客〉
林海音、何凡家的客廳被譽為「半個台灣文壇」。交友廣闊的林海音像海納百川,不同背景、世代的藝文人士都樂於與其交往。熱愛朋友的她,除了自己親自動手做菜,邀文友來家裡吃飯、喝茶、聊天,也在無形間建立了一個作家齊聚的私人場所。林海音家的客廳有如歐洲的文藝沙龍般,進到這裡來的,可以互相切磋話文學,也能天南地北談理想。
前排右起:鍾鐵民、鍾鐵英、鍾鐵華、吳錦發、張良澤;次排右起:鍾肇政、何凡、巫永福、廖清秀、林海音;後排立者右起:黃靈芝、鄭清文、林煥彰、李魁賢、吳萬鑫、簡上仁、楊青矗、沈登恩。
新文化運動發生時(1919年),我才是個母親懷抱中的女嬰,跟著這個運動(中國五四運動)長大的,所以那個改變人文的年代,我像一塊海綿似的,吸取著新和舊的雙面景象,飽滿得我非要藉寫小說把它流露出來不可。
-林海音,〈為時代女性裁衣〉
林海音1950年代在《中央日報》「婦女週刊與家庭」、《新生報》「新生婦女」週刊時投稿時,結識了不少同樣渡海來台的女作家,如琦君、劉枋、王琰如、劉咸思等人。包括林海音在內的這群作家們,不但打開了戰後初期女性創作的天空,也引進了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以來先進的女性思想,她們的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更為台灣女性文學奠立了基礎。生長在五四時期的林海音深受五四自由主義影響,作品充滿了她所欲開展的自由思想。
前排左起:張漱菡、李芳蘭、林海音、蓉子、王文漪;後排左起:王貺思、武月卿、艾雯、侯榕生、劉枋、黃媛珊、琦君、劉咸思。
前排左起:林海音、榮教授、丘秀芷、心岱、羅蘭,後排左起:夏祖葳、夏祖麗、鄧珮瑜、蔣曉雲、朱天心、劉慕沙、季季。
林海音每次邀人吃飯,總是花些心思去構想,讓大家盡興,她自己也盡興。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
林海音自幼即成長於顛沛的環境,由於生活的緣故及樂天的個性,她胃口很好,什麼都吃;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依然以買菜為樂,喜歡下廚為家人朋友烹煮食物。如果說林海音家中的客廳是文人相聚的文壇,那麼那張餐桌就無疑是出門在外或旅外歸鄉的友人最溫暖的依恃,因此「資深食客」不少,友人一致認為這是「台北市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左起:隱地、張素貞、姚宜瑛、林海音、何凡、李唐基、琦君、潘人木、彭歌。
這次的事情,使我真正體驗到的是:「吞下眼淚」是什麼滋味!我是喜歡笑的女人,但是喜歡笑的人大半也喜歡哭,我不例外,我像一隻受了委屈的鳥,本應當大哭一場的,但應是把眼淚吞下去了。
-林海音V.S鍾肇政。
1963年4月23日,《聯副》出現了一首詩〈故事〉,作者名為風遲(本名王鳳池),這首詩敘述一位船長因無知迷航後漂流孤島,而後被島上美女吸引而忘記自己的故鄉。詩中船長的角色被當局認為有「影射總統愚昧無知」之嫌,緊接著林海音為免拖累報社,便立即向報社辭去職務,作者風遲也因叛亂嫌疑被收押,此即為所謂「船長事件」。林海音一生幾乎不提此事,低調以對。
在那個時代,這種事可大可小,能平安解決就很好了。我們能做的事很多,不做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
-何凡
備註:
〈故事〉
從前有一個愚昧的船長 因為他的無知以致於迷航海上
船只漂流到一個孤獨的小島 歲月悠悠一去就是十年時光
他在島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富孀 由於她的狐媚和謊言致使他迷惘
她說要使他的船更新人更壯,然後啟航 而年復一年所得到的只是免於飢餓的口糧
她曾經表示要與他結成同命鴛鴦 並給他大量的珍珠瑪瑙和珠寶
而他的頭髮已白,水手老去 他卻始終無知於寶藏就在他自己的故鄉
可惜這故事是如此殘缺不全 以致無法告訴你以後的情況。
1967年林海音創辦《純文學》月刊,擔任發行人及主編,以此為名,旨在揭明僅以文學為考量:
刊名起先擬稱「文學」,後來發現已有先手,於是加上一個「純」字。這不是說旁人不純或是比旁人更純。而是由於規章有限,必須避免雷同。也許這使人想起「純喫茶」來。「純喫茶」者,飲茶坐談而外,不做他想。「純喫茶」也一樣,文學以外,不予考慮。......又據《辭海》上說:「近世所謂文學(literature)有廣狹二義:廣義泛指一切思想之表現,而以文字記述者;狹義則專指偏重想像及感情的藝術作品,故又稱純文學,詩歌、小說、戲劇等屬之。」
-何凡〈做自己事,出一臂力〉,《純文學》月刊創刊號發刊詞。
《純文學》月刊的編輯部,設在林海音與何凡台北城南家的後院。在決定辦雜誌的第二天,林海音便劍及履及,親手寫了一百多封信向海內外約稿,透過其廣闊的社交圈,糾合群力,許多文友齊聚於此園地。
《純文學》月刊在林海音主編期間總共發行54期(1967.1至1971.6),後因林海音一人撐起雜誌社所有業務心力交瘁,由學生書局劉守宜接手發行8期(1971.6-1972.2),總共出版了62期,歷時5年2個月,《純文學》月刊封面的設計、內文版面的編排,皆以簡單樸實的高雅格調為主,林海音透過系統、主題式的編輯,於《純文學》月刊規劃多個專欄 ,呈現雜誌資料的豐富和多元性。至今即使停刊多年,仍無法抹滅其在台灣文學期刊雜誌史上的重要地位。
《純文學》創刊於1967年1月,由林海音擔任發行人及主編,兼理社務,創刊號由何凡撰寫代發刊詞〈做自己事,出一臂力〉一文,說明堅持純文學的理念。
林海音主編54期之後,交由學生書局接辦八期,歷時五年二個月共62期。
《純文學》月刊,第一卷 第一期。
汪淑珍小姐提供
備註:
規劃多個專欄
林海音具前瞻姿態,將在大陸被遺忘的佳文延續至台發光,豐富台灣文學的版圖,開闢「近代中國作家與作品」專欄。「讀者、作者、編者」專欄,則將編者、作者與讀者關係緊密聯結,使讀者、作者、編者能相互交流消泯隔闔。此專欄亦間接將文藝界訊息記錄下來,成為重要史料。「包可華專欄」則極力推廣外文佳篇,「文思集」、「純文學作家」這些專欄利用同質整合的概念,廣博蒐集文壇資料,凸顯雜誌資料訊息強大搜集整合的能力。
1968年林海音成立「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以喜愛文學為起點,不以營利為目的,以能「回收成本」作為可繼續經營的理由。秉持兩大出書原則:一是每本書都經過精心選擇,二是絕不破壞讀者認為「純文學的書就是好書」的信心。作品內容以文學類、知識類為主,計有四大叢書系列:「純文學叢書」、「純美家庭書庫」、「大文豪的智慧」、「藍星叢書」,其中「藍星叢書」是林海音以實際行動支持詩人創作,內容以藍星詩社成員作品為主。純文學出版社一路走來,橫跨戰後台灣三個十年,皆秉持高雅格調此一主張。純文學出版社的出版物,確實對歷史某一進程起了相當的影響,具重要揭示作用。
這是書法家陳子和為「純文學」所題之社名及書屋名,隸書方折古掘、渾樸雄健的筆畫,予人一種寬博的氣勢和獨特的韻味。
拍攝時間:1968年12月
汪淑珍小姐提供
純文學出版社由主管機關發給的「有限公司登記事項卡」,上面載明章程修訂日期為1975年8月12日,負責 人為林海音,社址登記於重慶南路三段30號。
林海音不但編輯出版速度極快,支付作家稿費豐厚且絕不拖欠,更不吝惜於送書給作者。
此圖為純文學出版社出版作品的作家,接獲贈書所立的簽收條。
林海音(右一)與馬各(左一)於純文學出版社辦公室工作情形
拍攝時間:1969年
拍攝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3段14巷1號夏宅後院加蓋的小屋內
汪淑珍小姐提供
拍攝時間:1980年
拍攝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3段30號
汪淑珍小姐提供
拍攝時間:1980年
拍攝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3段30號
汪淑珍小姐提供
拍攝時間:1990年初
拍攝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3段30號
汪淑珍小姐提供
(由左至右)
第一排:不詳、呂淑芬、林海音、何凡、劉慧葵
第二排:金梅英、施素秋
拍攝時間:1987年
拍攝地點:台北東區一家日本餐廳
汪淑珍小姐提供
林海音對文學濃厚的興趣,加上人生歷練,所出版的兩百多種書以文學性、知識性為主,既有國內外作家的創作,亦主動企畫主題編選出版,因其眼光獨到,許多書籍不但暢銷且長銷。林海音謹慎、求完美的編輯態度,讓「純文學」三個字成為好書代名詞。
「純文學」的書籍封面自成特色,早期封面以林海音設計的兩款樣式為主,每次新書僅換封面底色及圖案顏色,成為純文學出版社的獨特標誌。日後林海音更廣邀藝術界人才設計封面,增添書籍美感。
純文學出版社在1995年12月結束營業,但因「純文學」出版品皆有良好的品質保證,大部分書籍很快就由別家重新出版,這也應證了林海音選書的先見之明。
「純文學」的書籍封面自成特色,早期封面以林海音設計的兩款樣式為主,每次新書僅換封面底色及圖案顏色,成為純文學出版社的獨特標誌。日後林海音更廣邀藝術界人才設計封面,增添書籍美感。
作者潘人木,本書在一九五二年得到文藝創作月刊社徵文的二獎,首版列於「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叢書」發行。
《漣漪表妹》的前半部,敘述一群北京大學生在對日抗戰時的生活故事。女主角白漣漪自幼失怙,與母親長年同住姑丈家裡,姑姑與姑丈對之視如己出,平時生活、上學、住校都與表姐一起,表姊對她亦十分疼愛憐惜。但漂亮、聰明、活潑、天真、善良的她也有些粗心、任性、好強及虛榮。她在大學裡出盡鋒頭,所有的人呵護著她,追捧著她,因此她也成了小人嫉妒暗算的目標,而最後她竟淪落到被退學、未婚懷孕、負氣出走陜北的下場。
拍攝時間:1988年2月26日
拍攝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3段30號
時間:1984年1月
汪淑珍小姐提供
純文學出版社以「中國」為題的書籍書影
書法,是漢字文化中的特殊藝術,書法藝術除能呈現文字如手寫般的氣勢外,每一種字體、字型的文字,都是以筆畫粗細曲直,表達寫者的思想、情感。更蘊含豐富的中國匠氣味。
純文學出版社一系列以「中國」為題的書籍,大多由朱介凡已瘦金體簽題如《中國豆腐》、《中國竹》其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雖飄逸亦遒勁。更請臺靜農先生以流暢溫秀行書字為《剪影話文壇》題書。《生活者林海音》、《豐子愷連環兒童漫畫集》、《莊因詩畫》則是莊因以流暢線條,豪放瀟灑的行草題名,呈現活潑歡暢的格調。《和泉式部日記》由郭豫倫為封面題字。此外如匡仲英、陳子和、傅狷夫、王靜芝等皆曾為純文學出版社出版書籍題名。
書法是建構在漢字基礎上的線條藝術。同樣也傳承了漢字延伸而來的文化認知、傳統藝術美。
在編輯行為,邀請擅長此主題的作家創作。進行相關議題的創作聚集、重整、組織出符合其精神的作品,使中國文學煥發生機。藉由這些民間文學資產的彙編出版,不僅宣傳了知識的涵養,更將民族文化進行傳承。
1970年代,當時一般文學性出版社還很少做主題企畫出版,林海音就有計畫的先後編了《中國豆腐》、《中國竹》。
在編輯《中國竹》的過程中,林海音收到親家莊嚴寄來一本薄薄的《惠山聽松庵竹爐志》,讀後覺得甚為有趣,興起追查竹茶爐下落的念頭。這份手稿便是描述此事經過。
從林先生那兒一點一滴學她的勤奮,學她的幹練,今天的事,絕不拖到明天,勤於和作家通信‧‧‧‧‧‧,這種作家第一,永遠為作家服務的觀念。
-隱地憶林海音
林海音於1968年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後,更極力結合出版業力量,將台灣的文學出版,推向蓬勃發展。
也許是受林海音的影響,1970年代由作家創辦的,走純文學之路的出版社又多了起來,這些出版社的創辦人都是文人,規模都不大,出版路線也基本相同,彼此之間且多聯絡。
‧‧‧‧‧‧形成了台灣文學出版中的又一類風格。‧‧‧‧‧‧在競爭激烈、嘈雜緊張的台灣出版界,它們卻如一股清泉或幾泓潺潺溪流,為人們平添了許多雅靜與溫馨。
-辛廣偉 台灣出版史
純文學出版社(1968年)創社後,大地(1975年)、爾雅(1975年)、洪範(1976年)、九歌(1978年)出版社相繼成立,彼此以純文學為號召,共同營造出版業的文學氣息。為促使出版界更為團結,謀求文學出版的發達與鞏固。在林海音一聲令下,1984年起洪範、大地、九歌、遠流、爾雅出版社的負責人,定期文會互換心得,磋商學理,暢言文藝並商討出版事宜,並交換出版近況與情報。即使文學市場式微後,彼此也互相鼓勵、打氣。
由左至右
林海音(純文學)、葉步榮(洪範)、陳遠建(戶外生活)、蔡文甫(九歌)、隱地(爾雅)、王榮文(遠流)、姚宜瑛(大地)
拍攝時間:1990年初
拍攝地點:台北市
汪淑珍小姐提供。
當我從事寫的時候,那些人物就把全身的灰塵撲撲撣撣,來到我的面前了。我這時也能體會到那種時代、那種人物、那種想法和行動,以條繡滿梅花的百襉裙的意義了。
-林海音,〈為時代女性裁衣〉
林海音生於民國七年,她的上一輩是晚清出生的人物,當代的社會風習,允許男人蓄妾。記者時代的訓練使林海音習於從事情的兩面來觀察,因此她藉婚姻故事,道盡三人世界中大婦小妾悲劇性的命運。如〈金鯉魚的百襉裙〉中的小妾(金鯉魚),與正室(許太太),〈燭〉中的小妾(秋姑娘)與正室(韓太太);《婚姻的故事》中的正妻與小妾。也表達了舊式婚姻制度下受迫害女性堪憐處境──《城南舊事》中為了一家溫飽遠離愛兒們的宋媽、常年等待流連煙花巷陌父親的母親。
受過新式教育啟蒙及世界婦運啟發的林海音,也不忘在婚姻故事中反映女性的獨立堅強如《孟珠的旅城》中,孟珠以自己的力量供妹妹念書,並勇敢與現實搏鬥進而成長。林海音《春風》中的靜文,以女校長的身分將學校經營得有聲有色。林海音藉由女性婚姻的故事描寫,表達她對女性命運關注的情懷。
衣櫃吊掛著林海音小說筆下各女性角色所穿著的衣服,傳遞五四以來不同世代女性所面臨的命運與處境的轉變。
林海音親手縫製的旗袍。 林海音的興趣廣泛,早年曾學縫紉、打毛衣、書法等,為幾個女兒縫製了好些件漂亮的小花裙。那時她學縫紉不只是為興趣,還為了節省買衣服的錢,並從洋裁學校帶工作回家做,賺點外快,貼補家用。
這本短篇小說即收錄九篇作品:〈燭芯〉、〈某些心情〉、〈燭〉、〈金鯉魚的百裙〉、〈瓊君〉、〈我們的爸〉、〈要喝冰水嗎?〉、〈蟹殼黃〉、〈晚晴〉,1965年4月由文星書店初版。
林海音擅長寫舊時代女性,筆端對上一代婚姻制度下犧牲自苦的女性充滿同情;她也關注現實人生,像是當外省人與本省人聯姻有多描繪。
我雖仍平凡如昔,但看國家社會的進步,我家子女的成長,友情的成長,也就應當滿足了。
-林海音,1980.7
林海音的散文中,對家庭情趣的描寫,讀來最是令人愉快;因為她總是以風趣寫實的筆觸,寫出一篇篇「窮開心過日子」的家庭故事。〈鴨的喜劇〉即是林海音以「家庭」為主題的代表作之一,內容提到一位母親與四個孩子,以管教及日常生活之間發生的趣聞,字裡行間流露著林海音獨特又動人的「家」文學:
我實在不會管孩子,我尊嚴的面孔常常被我不夠尊嚴的心情所擊破。這種情形,似乎我家老二最能給我道破。‧‧‧‧‧‧老大雖然是個粗心大意的男孩子,卻也知母甚深,三年級還在小學讀書時,便在一篇題名〈我的家庭〉的作文裡,把我分析了一下。‧‧‧我的母親‧‧‧很能吃苦耐勞,‧‧‧不過她的脾氣很暴躁,大概是因為生活壓迫的緣故。
有人看到我們的孩子們熟睡後,竟敢反鎖街門跑去看一場電影‧‧‧我們仍不願意放棄兒輩上床後的這一段悠閒的時間,夜讀、夜寫、夜談、夜遊,都是樂趣無窮的。
-林海音,〈平凡之家〉,《冬青樹》
雖然終其一生,家庭幸福、婚姻美滿,然而她卻有一雙能夠透視關注社會底層的眼睛,一顆關懷受傷者的心靈。
〈週記本〉(後因改編為廣播據而更名為〈薇薇的週記〉)即是一篇令人感傷的短篇小說,寫的是一位女學生的週記本上記載著自己擁有美滿家庭的謊話,揭露了小孩子是多麼需要母親及家庭關懷的現實面向,讀來令人感觸良多。
英子的心,還是七十二年前的那顆心,把家人和朋友緊緊摟在心上,到老不變。
-林海音,76歲那一年(1994),為《國語日報》的小朋友寫下的話。
林海音早逝的童年,讓她不勝唏噓,因此以少兒文學推廣、創作、出版填補她童年的空白。林海音早年極力推廣少兒文學──參加何凡主持的世界兒童文學名著編譯計畫、擔任由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舉行的「兒童讀物寫作班」講師、「兒童文學研習會」講師、1964年擔任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文學創作〈金橋〉後,陸續寫了不少兒童文學創作及譯作。以學童日常熟悉的事物為題材,敘述人性的關懷、人道的推廣,使兒童能透過閱讀、想像得到情感的抒發與知識的增長。更藉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許多少兒圖書。
1996年,林海音在《靜靜的聽》後記中許下了將來要專注於兒童文學寫作的心願,她說:「我要寫我的童玩、我的遊伴、我說的話、我讀的書、我的小油雞、我的小瘋狗、土地廟的小吃攤,破洋車上老頭子塞在我腳下的破棉襖‧‧‧‧‧‧。」林海音的兒童作品總是得到小孩子的喜愛,除了具童趣、口語化之外,最重要的是一顆永遠的赤子之心,也或許是因為那個好奇天真的英子,在她的心裡,從來沒有離開過。
林海音寫過六、七齣廣播劇,是她在小說、散文、兒童文學之外的另一種寫作。 這份手寫油印的廣播劇本〈珍貴的友情〉,說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
林海音旅行英國時,遊覽了英國作家波特女士筆下「小兔彼得」故事背景所在的「湖區」,決定出版「波特童話全集」中文版,這套書共23冊,參與翻譯的有何凡、林海音、薇薇夫人、林良、夏祖麗、曾子、趙堡等,1991年12月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許多孩子的童年從此有了「小兔彼得」的陪伴。
當朋友送來了這許多各處蒐集的象時,我常常會問:「到底是誰在收集象?」他們也常常回答我:「大家!」是不錯,千隻象是大家的成績,我確是始作俑者。
-林海音,〈看象〉。
林海音喜歡大象的篤實,正如她本人一樣,待人誠懇實在。收集象的興趣,是無意間發生,又是好朋友有意的熱鬧促成。就這樣蒐集到千百隻,除擺設外,還有多種樣式,如象香皂、象拖鞋、象卡片等。
林海音喜愛蒐集象,親朋好友也因著她的喜愛,送了不少象給她,因而蒐藏逾千件。林海音蒐集象,也寫象,並且用天真愉悅、溫暖的文字寫出一篇篇讓每個閱讀者看了都不禁會心一笑的短篇散文─《神奇,林海音大象收藏展》。
林海音收集象,也寫象,並且是用天真愉悅、溫暖的文字寫出一篇篇讓人會心一笑的短文,出版了兩本書:《聰明─林海音大象收藏展》、《神奇─林海音大象收藏展》。
蒼茫暮色的趕路人─「不埋怨一直寫到死,是作家的光榮本分。」
-(何凡語)
何凡(本名夏承楹,1910-2002),生於北京,中國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於北平《世界日報》工作時結識同事林海音。1948年來台後,擔任《國語日報》編輯,終其一生為該報社服務。1953年12月1日起在「聯副」撰寫「玻璃墊上」專欄,至1984年7月12日止,這是戰後歷時最久的專欄;此外尚有 《國語日報》的「茶話」、 《中國時報》的「浮生漫記」、《民生報》的「民生論壇」、《家庭》雜誌的「何凡專欄」。何凡用一隻筆寫出一篇又一篇的專欄文章,針砭時事;寫作之外,他也翻譯,為大人小孩翻譯過無數精彩篇章,如「包可華專欄」、「小亨利」、「淘氣的阿丹」,同時還曾經主編《文星》雜誌。
我看他每天把自己關在三疊室中,埋首書報堆裡,像一隻白螞蟻那樣辛勤蛀蝕,然後像蠶一樣吐出絲來。
-林海音與何凡
圖為1925年,何凡就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一年級時的成績單。 1940到1945年間,林海音曾在公公夏仁虎介紹下,到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擔任編目工作,她非常喜歡這份工作,養成她日後蒐集資料、保存史料,以及編目的興趣及習慣。何凡中學六年的成績單,就這樣被林海音保 存了下來。
何凡數十年撰稿都習慣使用這塊木夾板,在這方不大的寫字板上,他用一支筆寫出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1989年12月出版的《何凡文集》,可視為何凡一生著作的總結,用一支筆針砭社會人生,具體而微地呈現台灣社會的縮影,同時足以顯現何凡對寫作堅持的精神。全書分四部,共25卷。 1990年林海音因主編《何凡文集》獲得出版類圖書主編金鼎獎,翌年何凡獲頒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
時間到了,側耳傾聽,一心以為有信差之將至。有時大限將到,文章還沒有結束,不免心慌意亂,疾書再做最後的衝刺
-何凡
何凡最早以「玻璃墊上」為名發表的文章,刊載於1947年1月13日的《北平日報》。來台後,在台灣報禁時期(1951-1988)銷售量最大的《聯合報》,他仍以「玻璃墊上」為專欄名稱,三十多年來不間斷地提出新觀念的倡議、民生問題的建言、以及對社會不合理現象的批評,所累積的成果,不失為台灣戰後以來的庶民生活史的最佳紀錄。
1989年12月出版的《何凡文集》,可視為何凡一生著作的總結,用一支筆針砭社會人生,具體而微地呈現台灣社會的縮影,同時足以顯現何凡對寫作堅持的精神。全書分四部,共25卷。 1990年林海音因主編《何凡文集》獲得出版類圖書主編金鼎獎,翌年何凡獲頒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
展示文物為《國語日報》於1953年致何凡的聘書與合約。 何凡從1948年12月25日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歷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至1991年6月30日由發行人職位退休,長達四十三年多的工作時間都給了《國語日報》,可謂奉獻畢生心力。
北海的風,吹開夏的園林,千朵繁花,喜悅的歌唱
-上官予,話林、何的婚姻。
超過一甲子的婚姻,林海音與何凡一起豐富了台灣文壇,其中包括一家都是作家的緣分與巧合。長子夏祖焯寫評論、散文也寫小說;二女夏祖麗寫報導文學也寫雙親的生命傳記,另有散文、兒童文學創作;大女婿莊因,書法家也是評論家、散文家;二女婿張至璋,新聞媒體人,也是旅行文學、散文作家。
一家都是作家,沒有刻意的培養與栽培,林海音與何凡一介文人與健筆,用身教與文學拌同柴米油鹽養育了兒女們的作家細胞,甚至鼓勵激發了他們的另一半。莊因第一篇最得意的作品〈蚱蜢〉刊登在林海音主編的「副聯」上;張至璋發表作品,林海音總是最先閱讀並予以分享。
夏家的園林,因著海音而熱鬧非凡,溫暖無比。
(汪淑珍小姐提供)
(汪淑珍小姐提供)
左至右:夏祖美、夏祖焯、夏祖麗。
前排左起:夏祖美、夏祖麗、夏祖焯。
2007年3月7日,台灣文學館於文建會藝文空間舉行「林海音、何凡文物捐贈儀式」。
左起:吳麗珠、龔明祺(夏祖焯的太太)、邱坤良、夏祖麗、夏祖焯、張至璋。
1988年,林海音與何凡(左)到澳洲探望女兒夏祖麗與女婿張至璋(右)
這封林海音於1986年6月17日寄給夏祖麗的信,除了寄五月過母親節時所拍的照片,也聊了些出版上的事情,信末林海音寫道:「好像向你報告工作似的」。
夏祖麗曾與林海音一起工作,受母親影響甚深,1986年隨丈夫張至璋遷居澳洲後,母女倆見面機會少了,但林海音常寫信或寄照片給女兒。
這是林海音長子夏祖焯所提供的手稿。 早年發表短篇小說〈白門,再見〉,轟動一時,將成長中的輕狂歲月,揮灑得深刻而動人。1994年更以長篇小說《夏獵》獲國家文藝獎。
夏祖焯,筆名夏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土木工程博士,現任教於成功及清華大學教授現代文學。
創作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他並不刻意經營,卻自然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社會、對人類、對整個大時代的悲憫情懷。
這是林海音次女夏祖麗所提供的手稿,寫於其母親去世後二七。
夏祖麗曾任純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秉承了雙親編輯、寫作的歷練。
早年以人物專訪著名,不僅忠實呈現筆下人物,且能感動人心。1986年遷居澳洲後,視野更為開闊,筆端拓展到散文與兒童文學。
夏祖麗曾先後為父母作傳,2000年出版《從城南走來― ― 林海音傳》,2003年出版《蒼茫暮色裡的趕路人――何凡傳》(與應鳳凰、張至璋合著),兩本書都獲得《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這是林海音長女夏祖美夫婿莊因所提供的手稿。
莊因,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1964年應聘澳洲墨爾本大學講授中國語文一年,翌年赴美執教於加州史丹福大學,1998年退休,現為該校兼任教授,專授「書藝」一課。
莊因的興趣及才具,除寫作外,兼及書法、繪畫。
早期短篇小說,描述知識青年與現實生活的衝突;定居美國後,作品轉向述說中西文化的散文寫作。近年曾將俚語韻句佐以漫畫出書,其漫畫畫風私學豐子愷,更有時代感。
這是林海音二女婿張至璋所提供的極短篇小說手稿。
張至璋畢業於政治大學法律系,曾任職新聞界,現與妻子夏祖麗旅居澳洲。
張至璋亦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散文與傳記,由於長期旅居澳洲,觀察海外華人的生活,面對不同文化的衝擊,有很深的文化反思。
傳記則揉合新聞與小說寫作的技巧,與夏祖麗、應鳳凰合著《蒼茫暮色裡的趕路人――何凡傳》。
由於岳母林海音的鼓勵,張至璋萬里尋父,追尋分離六十年的骨肉情,終於完成心願,並寫成《鏡中爹》一書。